而对信用的不重视已经使得中关村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增加了巨额交易成本。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此增加的交易成本至少几千万元。专家认为,这说明中关村企业的活动半径依然停留在“熟人”的圈子内,是一种低层次的经营活动。中关村电子市场“赊销”的产品占到总营业额的90%以上,发生于渠道上的诈骗案时有发生。
这还直接令跨国公司企业与中关村企业的交易产生了隔阂:“所有跨国公司均必须设有信用部门,一方面是制作与购买自己的信用产品,一方面是负责与之发生持久、正常商业往来的企业的信用审查。”而国内企业一般却拿不出信用报告。
针对此种尴尬局面,中关村管委会官员透露,正在动用政府部门的力量,设计一个产品,以引导企业采用信用产品。“这是可以分成不同种类、带有不同级别的信用产品。想通过商业银行、担保公司、政府年检部门,使这个信用产品成为企业进入这些业务领域的一个台阶。”
今年第一季度,中关村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40亿元,同比增长21%,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回落10%。IT产品需求下降是直接原因。而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尖锐地提出:总需求不足祸在信用短缺。信用短缺无形中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摩擦力。在信用充足的地方,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能交换使用四五次,但遭遇信用危机时,这笔钱可能一年只流动一个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