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14家光伏企业昨召开新闻发布会 中国企业呼唤公平竞争

时间:2012-7-3 13:22:25

今天下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召集英利、尚德、宁波日地、浙江昱辉阳光等14家国内光伏企业,在北京举行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这是中国光伏企业巨头首度集体亮相应对“双反”。记者电话采访了与会企业负责人,与会企业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坚信其在美商业成功来源于公平竞争,而非不公平贸易做法。因此,它们对“双反”应诉的最终结果抱有信心,并将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美企压力下出招“双反”

  美国商务部对我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是中国新能源产品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

  对于倾销和补贴的指责,中方显然并不认可。

  “我们并没倾销。价格低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光伏产业链在中国的集聚发展、中国光伏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优势及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策略。”浙江昱辉阳光总裁李仙寿说。昱辉阳光是业内公认的全球硅片成本最低的硅片公司,即便是在二季度国际硅片价格暴跌35%的大背景下,昱辉的硅片业务依然保持18.4%的毛利。“我们最新研发的Virtus新型硅片将更具竞争力,光电转换效率接近单晶硅片水平,但生产这种硅片的能耗和成本却比单晶硅片低很多。这怎么是低价倾销?”

  针对美国企业关于中国企业所接受中国政府补贴的说法,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苗连生反驳:“中国政府的确对光伏产业给予一定扶持,但有关政策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而且境外企业到中国来,也享受同等待遇。”

  与此同时,中国光伏联盟的调查显示,美国多个州通过各种扶持政策不断对美国多晶硅公司进行补贴。例如,2010年,Hemlock公司和REC公司获得上亿美元政府补贴,享受补贴电价甚至低于联邦平均电价水平;美国的华盛顿州通过出台了《上网电价法》对光伏企业进行补贴,而其它地区甚至还有30%的退税政策用以鼓励当地企业建设光伏及其他新能源生产基地。正因为有了这些美国政府的补贴,美国在过去几年中向我国大量出口低价的多晶硅产品,不断挤占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市场空间。

  数据显示,受到美国低价倾销的影响,今年8月和9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分别达到6473吨和6489吨,为近年月度最高水平,而光伏产业库存也创下历史高位,价格降幅达到四成,令光伏企业利润大损。中国主要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包括尚德电力、晶澳太阳能和赛维LDK太阳能三季度亏损均超出预期。

  “说到底,就是因为包括SOLARWORLD在内的一些欧美光伏企业感受到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担心在美市场份额被挤压,所以才提起‘双反’调查。他们寄希望于通过向中国企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削弱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苗连生说。

  中企不惧“双反”考验

  “我们对SOLARWORLD为代表的部分欧美光伏企业提请的‘双反’调查申请表示强烈反对,我们认为该申请是对中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对美出口现状的歪曲,而且任何最终可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必将对中美两国绿色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消费者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中国光伏企业将团结一致,予以坚决还击。”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服务部副主任刘鹏旭说。据他介绍,SOLARWORLD公司正在中国光伏更大的出口市场欧洲积极行动,拟对相同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果真如此,国内企业一定会积极应对。

  14家联合抗辩的中国光伏企业的代理律师、美国盛德律师事务所的李磊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将配合美国商务部,提供完整、真实的生产成本数据,向美国商务部证明我们由于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我们在美销售价格虽然比欧美企业低,但我们仍有可观的商业利润,而不是在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人为压低出口价格。“我们还会证明中国企业的对美出口没有对美国企业造成任何损害。比如,SOLARWORLD第三季度的报表显示该公司2011年在美国的雇员人数增长了11%。”

  “中国光伏企业希望公平竞争,反对不公平贸易的做法。‘双反’应诉我们有信心。”国际著名的光伏生产商之一宁波日地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军说。他认为,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不会对中国光伏企业市场国际化进程造成实质性影响。“这是我们在美国市场取得更大商业成功的又一次考验,通过这次考验后,必将能维持并进一步提高在美国市场的